戴永久院士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郭享渠  发布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10
初审:郭享渠 复审:龚玉清 终审:梁艳春

2023年12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戴永久应邀来我校,在第一教学楼B108报告厅作题为“数值天气预报和地球系统陆面过程建模”学术报告。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大琳主持讲座,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副院长陈立云、傅晓阳、李大琳及部分计算机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戴永久院士向大家讲述了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强调了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贯通,从个人的研究成果与经历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应用数学和超级计算对于预防自然灾害的帮助、人工智能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地球系统陆面过程建模三个方面展开报告。

在报告中,戴院士介绍了超级计算和数学统计在自然灾害预警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在气象预报方面也做出的重大贡献,卫星和遥感就是基于这两者而开发出的工具。同时,戴院士介绍了曾庆存教授的成就。曾庆存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数学公式推算出天气预测,并做出世界上第一张手绘天气预报图的人。戴院士特别强调气象系统的预测和防护都与数学和超算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数学和超算,就不能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

戴永久院士还提到,在气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推动了许多新的气象模型的研发,并以华为的盘古系统和清华大学的NowcastNet等为例,阐述人工智能的出现把未来的气象预报引向了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同时,戴院士还指出,尽管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气象预报的质量,但它们仍然无法带来变革性的改变。目前的气象模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预报精度不够高、要素单一以及可解释性差等。因此,在改进气象预报的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努力克服这些挑战。

最后,戴院士特别强调交叉学科的重要性,跨学科的学习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成为成功专业人士所必备的。他认为计算机只是一个基础工具,真正的未来在于跨学科的发展,仅仅掌握计算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戴院士鼓励同学们要打好基础,努力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

此次报告,戴院士循循善诱,希望同学们重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要勇于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未来构建智能化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作学术报告

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教授总结发言

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简介】戴永久,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本科毕业。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和数值模式研究,在数值天气、气候和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过程模式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和开创性贡献。研发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广泛应用的陆面过程模式,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气象学奖。2020年获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2020年获中国地理科学领域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2020年获中国运筹学领域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运筹学会会士”。



Copyright © 2021 计算机学院网站 jsj.jluzh.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草堂 邮政编码:519041 办公室联系电话:0756-7626277